恒溫恒濕試驗箱作為工業檢測與科研實驗領域的核心設備,憑借對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參數的精準調控能力,可模擬各類復雜自然環境,為電工電子、汽車工業、航空航天、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產品耐候性測試提供穩定可靠的試驗條件。對于初次接觸該設備的使用者而言,其看似復雜的結構與運行機制常令人望而卻步。事實上,恒溫恒濕試驗箱的穩定運行,依賴于制冷、制熱、濕度、控制四大核心系統的協同工作。
一、制冷系統:實現低溫環境的核心保障
制冷系統是恒溫恒濕試驗箱實現低溫環境模擬的關鍵,其作用是通過能量轉移,將試驗箱內的熱量向外釋放,從而降低箱內溫度。目前市場上的恒溫恒濕試驗箱,制冷方式主要分為機械制冷與輔助液氮制冷,其中機械制冷因成本可控、運行穩定等優勢,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常規測試場景。機械制冷系統的工作流程遵循 “壓縮 - 冷凝 - 節流 - 蒸發” 的循環邏輯,核心依賴壓縮機、冷凝器、節流裝置、蒸發器四大部件的協同運作,具體過程如下:
壓縮過程:制冷劑(常用 R404A、R134a 等環保型制冷劑)在壓縮機內被壓縮,由低溫低壓的氣態變為高溫高壓的氣態,此過程中壓縮機通過消耗電能,為制冷劑的能量轉移提供動力;
冷凝過程:高溫高壓的氣態制冷劑進入冷凝器后,與冷凝器外的冷卻介質(空氣或冷卻水)進行熱交換,制冷劑釋放熱量,逐漸冷凝為常溫高壓的液態;
節流過程:常溫高壓的液態制冷劑經過節流裝置(如毛細管、膨脹閥)時,因通道截面突然縮小,壓力急劇下降,變為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態,為后續的蒸發吸熱做好準備;
蒸發過程: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態制冷劑進入蒸發器后,吸收試驗箱內空氣的熱量,迅速蒸發為低溫低壓的氣態,同時試驗箱內的溫度隨之降低。蒸發后的制冷劑重新進入壓縮機,開啟下一輪循環,通過持續的熱量轉移,實現試驗箱內低溫環境的穩定維持。
二、制熱系統:快速升溫與溫度補償的重要支撐
制熱系統的功能是為試驗箱內提供熱量,實現高溫環境模擬,同時在設備運行過程中,當制冷系統導致箱內溫度低于設定值時,通過制熱進行溫度補償,確保溫度控制的精準度。相較于制冷系統,制熱系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更為簡潔,核心依賴電熱絲加熱組件與溫度反饋機制的配合,具體運行邏輯如下:
恒溫恒濕試驗箱的制熱系統通常采用鎳鉻合金電熱絲作為加熱元件,其具有耐高溫、發熱效率高、壽命長等優勢。當設備需要升溫時,控制系統根據設定溫度與箱內實際溫度的差值,向制熱系統發出啟動指令,電熱絲通電后迅速發熱,通過熱輻射與熱對流的方式,將熱量傳遞到試驗箱內的空氣中,使箱內溫度逐步升高。
為避免溫度過高導致設備損壞或測試樣品受損,制熱系統配備了完善的溫度保護機制。一方面,設備控制面板會實時顯示箱內溫度,當溫度接近設定值時,控制系統會自動降低電熱絲的功率,減緩升溫速度;另一方面,箱內安裝的溫度傳感器會持續采集溫度數據,若出現電熱絲故障導致溫度異常升高的情況,傳感器會立即向控制系統發送信號,觸發過熱保護裝置,切斷制熱系統電源,保障設備與測試樣品的安全。此外,為滿足不同測試場景對升溫速率的要求,制熱系統的電熱絲通常采用多組功率可調設計,使用者可根據試驗需求,通過控制系統調節加熱功率,實現從 5℃/min 到 15℃/min 不等的升溫速率調控。
三、濕度系統:精準調控濕度的雙重機制
濕度系統的作用是根據試驗需求,對試驗箱內的濕度進行加濕或除濕處理,實現高濕、低濕等不同濕度環境的模擬。該系統通過加濕裝置與除濕裝置的協同工作,結合溫度與濕度的關聯性,實現對濕度參數的精準控制,具體分為加濕與除濕兩大核心環節:
(一)加濕環節
恒溫恒濕試驗箱的加濕方式以 “蒸汽加濕” 為主,核心原理是向試驗箱內輸送低壓飽和蒸汽,通過蒸汽與箱內空氣的混合,提升空氣的含濕量。設備通常配備電加熱式加濕罐,當需要加濕時,控制系統啟動加濕罐內的加熱管,加熱罐內的水被加熱至沸騰,產生低壓飽和蒸汽,蒸汽通過管道輸送至試驗箱內的風道,與風道內的循環空氣充分混合后,均勻擴散至整個試驗空間,使箱內濕度逐步升高。為避免蒸汽過量導致濕度驟升,加濕系統會通過濕度傳感器實時采集箱內濕度數據,當濕度達到設定值時,控制系統自動關閉加濕罐加熱管,停止蒸汽輸出;當濕度低于設定值時,再重新啟動加濕過程,以此實現濕度的穩定控制。
(二)除濕環節
除濕環節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實現,分別為機械制冷除濕與干燥除濕,適用于不同的測試場景:
機械制冷除濕:利用 “溫度降低,空氣含濕量下降” 的物理原理,當試驗箱內需要降低濕度時,控制系統啟動制冷系統的局部循環,使箱內空氣流經蒸發器,空氣溫度迅速降至露點溫度以下,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液態水,通過排水管道排出箱外,空氣的含濕量隨之降低。除濕后的空氣再根據需要,通過制熱系統調節溫度至設定值,最終實現低濕度環境的穩定;
干燥除濕:適用于對濕度控制精度要求極高(如相對濕度低于 20%)的場景。該方式通過內置的干燥器(填充硅膠、分子篩等吸濕材料),將試驗箱內的空氣抽出,空氣流經干燥器時,水汽被吸濕材料吸附,干燥后的空氣重新送回試驗箱內。當干燥器吸附飽和后,設備會自動啟動再生程序,通過加熱使吸濕材料釋放水汽,完成再生后繼續投入使用,以此實現低濕度環境的持續維持。
四、控制系統:設備運行的 “中樞神經”
控制系統作為恒溫恒濕試驗箱的 “中樞神經”,負責統籌協調制冷、制熱、濕度三大系統的運行,是保障設備精準控溫控濕的核心。現代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控制系統,通常以微處理器為核心,結合觸摸屏操作界面、溫度傳感器、濕度傳感器等組件,實現對設備運行參數的設定、實時監控與自動調控,具體功能與運行邏輯如下:
參數設定與程序編輯:使用者通過觸摸屏操作界面,可直接設定試驗所需的溫度(通常范圍為 - 70℃~150℃)、濕度(通常范圍為 10% RH~98% RH)、試驗時長、升溫 / 降溫速率等參數,部分高端設備還支持編輯多段式循環試驗程序,滿足復雜的動態環境測試需求;
實時數據采集與反饋:箱內安裝的高精度鉑電阻溫度傳感器與電容式濕度傳感器,會以每秒 1~2 次的頻率采集溫度、濕度數據,并將數據實時傳輸至微處理器。微處理器將采集到的實際參數與設定參數進行對比,判斷是否需要啟動制冷、制熱或濕度調節功能;
自動調控與故障報警:當實際參數與設定參數存在偏差時,微處理器會自動向對應系統發出指令(如溫度低于設定值時,啟動制熱系統;濕度高于設定值時,啟動除濕系統),通過精準的啟停控制與功率調節,使箱內環境參數穩定在設定范圍內。同時,控制系統還具備完善的故障診斷功能,當設備出現壓縮機過載、加熱器短路、傳感器故障等問題時,會立即在操作界面顯示故障代碼,并觸發聲光報警,提醒使用者及時處理,保障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。
|